雨后動物飼養(yǎng)管理與疾病控制要點
入夏以來,持續(xù)降雨,強降雨過后動物抵抗力下降,各種病原微生物隨水傳播擴散,病原微生物有了適宜的繁殖環(huán)境,大量繁殖,很容易引起各種動物疫病發(fā)生與流行,因此應及時進行雨后防疫。
控制傳染源,迅速做好病死、溺死動物的處理
暴雨中一些動物染病發(fā)生死亡。死亡的動物尸體含有大量細菌、病毒,如不加以妥善處理,任其腐爛發(fā)臭,就會造成環(huán)境和飲水的嚴重污染。
因此,對病死、溺死動物尸體要及時進行無害化處理。最簡單、有效的處理辦法是將病死、溺死動物尸體入坑深埋。一般坑深2米以上。尸體入坑后灑上石灰或消毒藥水,覆以厚土。有條件的地方可將尸體焚燒深埋。
控制傳播途徑
1、做好飼料、水及飼養(yǎng)環(huán)境的消毒工作暴雨期間,死亡畜禽和各種污物隨水流動,水源等環(huán)境受嚴重污染。同時,土壤中的病菌被洪水沖出來,也會引發(fā)疾病。為消滅環(huán)境中病原體,切斷傳播途徑,預防和控制傳染病流行,水災過后要積極組織進行全面消毒,做到不留死角。
對動物欄舍、村子環(huán)境、倉庫、動物運輸車輛、飲水水源等各環(huán)節(jié)進行徹底消毒。如場地、棚圈、墻壁、車輛、用具、糞便等可用10%一20%的熱石灰水;20%一30%的熱草木灰水;2%的燒堿溶液;2‰一5‰的過氧乙酸溶液;1%的復合酚溶液和2000一3000倍稀釋的百毒殺溶液等。
飼料易受潮變質(zhì),被水浸泡過的更會攜帶大量病原菌。因此應避免省錢心理,淘汰被雨淋變質(zhì)飼料,以免造成更大損失。
2、注意殺蟲、滅鼠昆蟲及鼠類會攜帶大量病原體,如不及時殺滅會造成疫病的傳播。
易感動物的疾病預防
1、暴雨后,由于應激或條件致病菌大量繁殖,會有部分動物感染患病。應對飼養(yǎng)動物進行檢查,挑出精神沉郁、不吃食、排泄不正常的動物進行隔離飼養(yǎng)、治療。以免患病動物傳染健康動物,造成疾病流行。
2、暴雨后,動物群體免疫力下降,可以適當?shù)氖褂盟幬镱A防疾病或進行一次強化免疫。